(2014 年 3 月 20 日 — 香港) 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(「中國電力」或「公司」,股份代號:2380) 董事局 (「董事局」) 宣佈公司及其附屬公司(「集團」)截至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經營業績。截至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,公司合併總發電量為 55,582,400 兆瓦時(不包括聯營公司),同比增加 7.18%;公司營業額為人民幣 188.27 億元,同比增長約 7.60%;股東應佔利潤為人民幣 22.90 億元;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 0.40 元。回顧二零一三年,中國電力董事局主席李小琳表示:「2013 年,公司實現歸屬股東淨利潤,約人民幣 22.9 億元,而且在生產、經營、財務、環保、新項目發展、資本運作等各方面全面提升、均衡發展。董事局和我本人,對此十分欣慰。」 2013 年,全年歸屬股東的淨利潤再創新高。全年發電量約 556 億千瓦時,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 188 億元,增幅都超過 7%;全年歸屬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 93.87%,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。 2013 年,水電業績繼續大幅提高。公司全年水電發電量 130 億千瓦時,刷新 2012 年的歷史最高紀錄。水電板塊歸屬股東淨利潤貢獻達人民幣 10.8 億元,同比增加近 1.2 倍,約佔總數的 47%。 2013 年,火電單位燃料成本降幅超過 10%,增利明顯。公司火電單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約 11%,為歷史最大降幅。火電板塊增利明顯,實現歸屬股東淨利潤人民幣 12.1 億元,同比增加 76%,約佔總數的 53%。 2013 年,財務控制成效取得突破,現金流改善、負債率下降、財務費用降低。年底淨債務與權益比率為 236%,同比下降約 51 個百分點;財務費用約人民幣 15 億元,同比降低人民幣 1.75 億元,五年來首次低於歸屬股東淨利潤。 2 2013 年,公司環保工作持續強化,污染物排放控制得力。火電機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煙塵的每千瓦時排放大幅下降,同比降幅分別為 12.2%、22.6%和 12.1%。其中氮氧化物下降逾五分之一,主要得益於公司對下屬 6 台火電機組完成了脫硝改造,可比口徑氮氧化物同比減排近 1.1 萬噸。2014 年,公司運行的火電機組將全部完成脫硝改造。 2013 年,全年新增權益裝機超過 3,000 兆瓦,為上市以來最大的年度增長。常熟、中電神頭均實現新機年內投產,收購蕪湖發電 100%股權,白市水電等清潔能源投產,公司全年權益裝機增量超過 3000 兆瓦,同比增長 26%,這是上市以來權益裝機增量最大的一年。最後是資本運作取得突破性進展。去年下半年,公司完成了蕪湖發電 100%股權的收購,這是公司繼 2009 年成功收購五凌電力 63%股權之後,時隔 4 年,再次順利完成注資。與此同時,去年公司還順利推進了黑麋峰抽水蓄能電廠的整體出售,溢價出售了經營困難的資產,消除了公司重大經營隱患,有利於降低公司負債率,改善公司可持續盈利能力。 2014 年是公司上市 10 周年上市十年來,公司歸屬股東淨利潤從上市前的約人民幣 6 億元,增長到如今的人民幣 22.9 億元,增長了近 3 倍。累計實現歸屬股東淨利潤近人民幣 71 億元,向股東分配股息約人民幣 34 億元(含 2013 年已宣告尚未發放的)。營業額從約人民幣 30 億元人民幣增長到 188 億元,增長了 5 倍多。資產總額由約人民幣 53 億元增長到約人民幣 767 億元,增長了 13 倍多,股東權益從約人民幣 34 億元增長到約人民幣 184 億元,增長了 4 倍多。上市十年來,公司權益裝機容量從上市前的約 3,000 兆瓦,增長到現在的約 15,000 兆瓦,增長了近 4 倍。火電機組從以 300 兆瓦亞臨界為主,升級到現在以 1,000 兆瓦、600 兆瓦超臨界為主。特別地,公司在 2009 年,收購了五凌電力 63%的股權,清潔能源裝機達 20%左右,公司從之前的單一火電機組,一舉成為水電比例最高、生產最為清潔的中國海外上市傳統獨立發電商。上市十年來,火電機組供電煤耗由上市前的 342 克/千瓦時,下降到 315 克/千瓦時以下,到今年 7 月 1 日,所有火電機組都將完成脫硫、脫硝設施的安裝。包括代管電廠在內,累計減排了 1,931 萬噸二氧化碳,118 萬噸二氧化硫,46 萬噸氮氧化物, 29 萬噸煙塵。上市十年來,公司一直與資本市場保持著良好的互動,積極進行各項資本運作。公司先後進行了神頭電廠、上海電力 25%股權、五凌電力 63%股權和蕪湖電廠等 4 項注資,合計貢獻了公司當前權益裝機容量的近一半。公司進行了閃電配售、人民幣債、可轉債等數項直接融資活動,直接融資總金額達 82 億元。過去十年的快速發展,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援,公司也願意與投資者共用發展的成果。 3 上市十年來,公司引進了精細化管理,安全生產管理水準在中國電力行業內位居前列。公司實施了戰略管理,推進 ERP 建設,培育了「靜水深流」的企業文化。企業管理水準不斷提高,獲得了「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」等多項榮譽。展望未來,李小琳主席說:「當然,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保持著清醒的頭腦。儘管隨著煤價逐步下降,火電企業的外部經營環境,有了很大的改善。而且中國以煤為主的自然稟賦,決定了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,必須依靠火電作為主要電力來源,火電企業的業績復蘇,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。我們堅信,大容量、高參數的環保火電機組,特別是位處特高壓輸電通道的,大型坑口電廠,仍然具有十分良好的前景。但是,展望未來,中國獨立發電公司,也面臨著外部環境的兩個重大轉變。兩個重大轉變第一個「重大轉變」是改革。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全面改革的藍圖,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、總體思路、目標任務,明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。就能源產業改革來講,一方面是,自上而下,簡政放權,打破部門、利益格局,方向是市場化、公平化、法制化;另一方面則是結構調整,供需兩方面的結構調整,方向是更加生態環保、可持續。第二個「重大轉變」是霧霾天氣等帶來的環境生態約束。2013 年的霧霾,最嚴重時籠罩了中國五分之一的國土、近一半的國民;從東北到華北到江南,20 多個省,100 多個城市。環境生態約束必將倒逼能源轉型,中國能源結構優化的進程必須大大加快!在新的歷史時期,新的起點上,適應新形勢,應對新挑戰,李小琳主席說,「我們要努力實現公司發展的「兩個重大調整」:第一個,是快速發展清潔能源,實現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。我們要堅持傳統能源高效清潔利用,和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雙輪驅動。根據公司規劃,預計到 2020 年,公司會實現權益裝機容量翻一番,達到 3 萬兆瓦左右,年均增長約 10%。新增容量中,清潔能源比重將超過 50%,新增火電也將全部是節能環保的大機組。第二個,是適應更加市場化的競爭環境,全面實現管理的優化調整。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地不斷推進,我們正處在市場環境的轉變期。未來,公司要全面優化,進一步推進品牌戰略、提升管理水準、創新人力資源管理機制,充分適應未來市場作為決定性力量的競爭環境。」 2014 年既是公司上市十周年,也是公司發輾轉型和調整的關鍵之年,有句話叫做「轉捩點比起點更重要」,公司會深度總結上市十年發展經驗,切實謀劃好未來發展前景,為公司成功實現「兩個調整」開好頭、起好步。
(由左至右) 資本運營總監壽如鋒先生;非執行董事兼五凌電力董事長王子超先生;執行董事兼主席李小琳女士;執行董事兼總裁谷大可先生;財務總監徐立紅女士
- 完 -
有關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公司的股份於 2004 年 10 月 15 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。公司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(中國五家國有發電集團之一)的旗艦公司,其主要業務是於中國開發、建設、管理及經營發電廠。公司全資或控股擁有八座已投入商業運營的大容量火力發電廠,並擁有聯營公司常熟電廠及新塘電廠各 50%權益;公司亦擁有中國領先的水力發電公司之一 - 五凌電力有限公司 63%的股權;另外,公司擁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之 18.86%股權。目前公司應佔權益裝機容量約為 14,822 兆瓦,其中水電權益裝機容量約為 2,479 兆瓦,是水電裝機容量比例最高的中國海外上市發電公司。